人體骨骼的骨量大約20-30歲前會達到最高峰,之後骨量逐漸減少,
若骨量流失過多,會使原本緻密的骨骼會形成許多孔隙,呈現疏鬆的現象,導致骨頭脆弱易斷而增加骨折風險。
根據國民健康署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對65歲以上民眾量測其骨質密度,結果發現國人至少有一個部位骨鬆盛行率為14.1%(男性10.4%、女性17.4%),且隨年紀增加。
骨質疏鬆症不會有明顯症狀,但會因輕微創傷而引發骨折及相關併發症,進一步引起許多症狀及功能障礙,甚至造成死亡。
根據統計,台灣男性髖部骨折 (hip fracture)病患在一年内的死亡率為22%,女性則為15%。髖骨骨折後,常無法自立生活,需要長期照護,且經常再度發生骨折。
若是脊椎骨折,常引起背痛、駝背、身高變矮,嚴重者影響肺功能和消化功能,甚至死亡。腕部骨折則會造成局部變形,影響日常生活。
由於骨鬆症不會痛,没有明顯症狀,所以必須靠檢查才知道自己的骨密度如何。
目前公認標準檢查是「雙光子能量X光吸收儀」(DXA)檢查,以兩種不同能量的X光掃描受測部位,換算出骨密度值。
骨密度X光每次的輻射劑量只有胸部X光的1%。
所謂骨質密度的定義是在每平方公分測量的骨骼中所含有幾公克之礦物質(例如鈣、磷等)。
骨密度測出來的稱為T值,這是和年輕人的骨密度比較得出來的數值。
- T值>-1為正常
- T值介於-1至-2.5之間,屬於低骨量或骨質缺乏
- T值<-2.5,就是骨質疏鬆症。
(T值只要多一個-1,骨折風險就增加2到4倍。)